地鐵上有人塞著耳麥在哼歌,跑調(diào)跑得厲害,好吵。
在辦公室里用耳機偷聽音樂,抬頭看到鄰座的眼神,會很自然的摘下耳機,不用說剛才肯定錯過了一句什么話。
外婆講話的聲音越來越大,我媽回應(yīng)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“耳聾啊!”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句話有問題,應(yīng)該是外婆覺得我媽聽不到所以才大聲說話才對。其實是我錯了,提高聲音保證別人聽到之前首先是自己聽到了嗎。
有個同事每次向其他人咨詢問題,喜歡坐著不動隔著辦公室喊話,她不知道其實大家很反感。真希望自己是聾子,她就不得不走到我面前來…
酒吧里,爆炸的音樂下,他和她看著彼此的眼睛喊著話:“你說什么?我聽不到!”一模一樣的句子,好浪漫。
……
有時候,很吵。有時候,很安靜。
聲音,是一種表達。表達,可以不需要聲音。
《靜默》,一本自帶安靜的書。前面我能想到的這些和聲音有關(guān)的生活細節(jié),都是在閱讀時從我腦海中閃現(xiàn)的。這是一個父母都是聾啞人的家庭,大多數(shù)時候很靜,其實也很吵。就像我們?nèi)鷻C說話是一個道理的,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制造嘈雜,一種別人無法理解的聲音。這是我第一次靜下心來,思考沒有聽覺的人,他們的生活方式。
這種特殊的表達,也讓我對家有了另一種感悟。我們經(jīng)常聽到長輩提別人家的小孩多棒多棒,也發(fā)現(xiàn)一些拼爹逐利的現(xiàn)象,無論如何比較,卻少有人能明白每一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。也許我的父母是比較嚴厲,他們家孩子多才多藝,這就像拿木星與水星對比一樣,他們因為自然條件的不同而向著各自的軌道運轉(zhuǎn)。當然,相像的地方也有,也可以借鑒好的資源,但是沒辦法照抄和模仿。維羅妮克.普蘭在她的家庭中學會了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語言,感受到特殊的幸福,這是她的幸運。我們也可以的。和父母的相處,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方式。會有爭吵,有代溝,有磨合期…這些通通都能被愛打敗。一個家就像一個星球,當你意識到別人把你當外星人時,反而比任何人都能緊緊的抓住家人的愛。
在“普蘭星球”上,他們認為性很簡單,愛才珍貴。她很小就從母親那接受性教育,可以和其他人很大方討論這個話題。可是涉及到情感和愛,她的嘴很硬,只字不提。羞于表達愛這一點倒是和我們這一代人很相似,和父母之間哪好意思開口說“我愛你”。語言會帶著情緒,但真心不會。可能這輩子都聽不到的話,那也沒關(guān)系,反正早已聽到爸媽的心。
薄薄一本四萬多字的書籍,你可以從中感受很多。
此時,正在單曲循環(huán)五月天的歌:我的聲音在響,淚在飆,電話那頭的你可知道……
你聽見我的聲音了嗎???心里那句。
來源:豆瓣讀書 來自:Ivy弋人